《哪吒2》影评
前集中哪吒完成了从“魔童”到英雄的觉醒之路,续集进一步探索其“神性”与“人性”的冲突与思考,例如面对友情和亲情之间的爱恨情仇与公义时,其勇敢做出的挣扎与选择。引发观众共情的一些反传统叙事与人性探讨,打破传统正邪的二元对立。反派角色(如申公豹)被赋予了更多灰色地带的色彩。导演以申公豹与父亲和弟弟申小豹的浓厚亲情来衬托出申公豹这个角色的可贵与可悲一面。给反派人物加上一些亲情也是编剧导演的大胆创新,这样更接近人的本性而使故事有温度。《哪吒2》毕竟以哪吒为主角,通过神话外壳映射当代社会问题,聚焦孩童成长所产生的议题,即身份认同与家庭环境这一事实,有了这个前提,哪吒与敖丙的“异类”身份才会突出。在确认自己是异类的基础上,逐一接纳并创造辉煌。很多角色都破得有深度,如哪吒之母殷夫人展现战斗力或政治智慧的同时,并不缺乏“贤妻良母”的本质,在哪吒为了踢毽子而把父亲李靖踢进泥墙的瞬间,她为了丈夫和孩子克服尴尬主动站出来和孩子继续踢毽子。这种溺爱与情商可见一斑。父爱母慈的形象被刻画得让人十分感动。哪吒是在充满爱的家庭成长,他天生带来的魔性里仍显出重情重义的个性。在调皮捣蛋勇于闯荡的同时又深深眷恋着亲情和友情。以至他说︰“谁敢动陈塘村一根草,我就杀他全家。”这是为了更突出哪吒爱恨分明的个性塑造。若是放在正常的现实家庭片,这样的个性使不得。但他是神话里的小魔头就显得生动有趣。他的形象充满正义,好打不平,雄赳赳气昂昂地飞天遁地,敢闹江湖勇闯东海龙宫,眼里无生死,心里无自己。他小小个子大战龙王时歇斯底里:“我不管我活不活,我只要你死。”为了雪恨,竭尽全力。又为了挽救龙族的好朋友敖丙,大喊到:“我做不做仙无所谓,做魔丸我也很开心,我不许你死。”他就是这样一个纯粹决绝,气盖山河,纵横宇宙的魔童哪吒三太子。
大家都在讨论,为何《哪吒2》竟然可以突破100亿元人民币,是故事好还是导演厉害?惊叹之馀不免反思当下电影市场的普遍萎缩和迷茫困境。是观众不入电影院了吗?是观众更喜欢免费或网络廉价观影吗?都不是,观众买票看电影是物有所值和审美驱动,动漫场景的设计与制作让人深入宇宙及深渊,体验惊天动地的灵魂历练及层级荡涤。尤其是龙宫炼狱式的熊熊烈焰,漫天火海吞噬着那些煎熬的生灵,那些被困的龙族所潜藏的凶猛与吟啸震颤心魄。在3D效果下如此身临其境的身心历劫,让人焕然一新地体验生的勇气和光荣感。影片的精彩与宝贵之处确是来源于对作品的精心炮制与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宗旨,场景设计中或融入敦煌壁画、三星堆青铜器等元素,结合数字技术打造“新国风”的视觉奇观。一些角色的重塑如太乙真人和无量仙翁的形象确为经典,并在经典上突破固有的僵硬与迂腐化。太乙真人,大腹便便,圆肥可爱,在身份担当与搞笑风趣之间拿捏尺度,为师也为友,在威严中示弱在圆满中求缺。袒护弟子哪吒的粗鄙任性,珍视魔童的善根慧性而永不放弃对哪吒和敖丙的栽培提携。这是现实版的良师益友,为了重塑徒儿肉身亲自下田捡莲藕磨藕粉,召集大众为其协助两位爱徒得以重生。无量仙翁所代表的形象更是让人意想不到,开始的笑脸迎人与慈悲背后却隐藏贪婪与罪恶,导演饺子真是跳出三界外的高手,敢把千百年寿仙公的相破掉,这和主角哪吒的反抗精神高度统一。想起孩童的特性就是喜欢把鞋子反着穿,父母叫他不干的偏偏要干。如哪吒最后对敖丙说,我知道你会回来,因为我们还年轻,不知天高地厚。
本文链接:http:/www.targetrabaul.com/app/26.html 由辉达整理,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