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城》影评
不可否认,《焚城》的视觉特效十分震撼,成功为香港的灾难片创先河,亦是最能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之处。片中辐射蔓延,香港大面积的城市景观被焚毁,民众四散的画面,消防员救灾的镜头,不论电脑特效还是动作场面,都是前所未见。很明显,电影创作人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制作亚洲区罕见的大型视觉图景,继续发挥香港电影擅于在技术上创新求变的优势,尝试以画面的震慑力吸引观众入场。仅看预告片,我们已产生强烈的观影欲望。如果观众只追求视觉刺激,《焚》应能满足他们。片中生灵涂炭的画面,具标志性的香港建筑物倒塌,确实予他们看港版《末日救未来》的感觉。当我们看见自己的家园被“假设性”地焚毁,着实感到悲伤忧心。片中的“摧毁性”镜头别具真实感,让我们进入片中的虚拟世界,感受身旁的事物被彻底摧毁的感觉,在观赏的过程中实在揪心。故此片成功以画面牵动观众的情绪,喜爱视觉特效的观众,应该不会失望。《焚》的故事情节耳熟能详,欠缺新意。片中消防员救灾时遇上的困难及艰辛,在同类电影如《十万火急》及《救火英雄》内十分常见,没有惊喜,亦没有任何意料之外的细节。幸好他们穿上的预防辐射的衣服及装备不算常见,可引起观众的好奇心,我们看完此片后,都可能会有兴趣翻查预防辐射的相关网页及资料。此外,一些演员如白宇及谢君豪等人的卖力演出,在演绎消防员角色时成功地揣摩其忐忑不安的心境,并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达,明显有一定的可观性。
不过,《焚》抹杀了人性的多元图景,让属于某一身分的角色的刻板形象过于“突出”。例如:片中政府官员做事必然按照程序,欠缺人情;商家必然唯利是图,罔顾公众安危,遑论会顾及升斗市民的健康。其实不论政府官员或商家,都会有不同类型及个性的人,只单一地把他们予以标签化,除了加深观众对特定人士的仇恨外,对社会和谐没有多大的好处。倘若能在描写上述人士的极端丑陋的自私个性之馀,还旁及另一些拥有同一身分的“好人”,相信此片对人性的描写会更为平衡,亦更为全面。《焚城》观众两极化之由来,曾与潘导合作过,首先恭喜他与新团队组合再次出发,潘导要求之高行内有名,制作素质没有问题,他更荣升《焚》监制之列,必须向自己作品负责;说真的,《毒舌大状》首三个镜头,不敢相信是出自潘导之手。听故不要驳故,这是赞好的观众完全入戏,制作无问题;说不好的观众,清醒的一群,为什么纪律部队可以全无纪律,所写的政府全无组织、策划安排能力?曾经在政府部门工作的笔者,剧本写对了一些,但很多所写都不是真实,纯属戏剧加工,说白就是取戏来做!这是致命,做电影都知有摇控爆破,为什么要死三人?再说白,官商勾结炸豪宅以致利益输送,这是电影一个点,但可行吗?当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深入反应堆倒石屎那支敢死队,《焚》完全拍不到那种民族性。七折收回再炸掉富商豪宅,能救全香港人吗?雨水一样渗入到,一样会爆。就一个货柜,问下电影场务都知,先用防水帆布完全盖上,再倒石屎便完,下班,这样大场龙凤,背后是为了说什么?听故不要驳故,核事故还没有到来,令整个香港百年不能住人的故事背景之下;为何疫情一爆发,三十几万港人移居海外?如果好像电影中,有小道消息,这样你走不走?
本文链接:http:/www.targetrabaul.com/app/8.html 由辉达整理,转载需注明出处